普通人想要逃离底层,只要疯狂重复一件事即可
团队里我最欣赏的产品经理,他只需要一块白板一根笔,再复杂的设计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写写画画说得明明白白。
我让他给团队做培训,有人问他,有没有什么工具推荐,他说自己比较土,什么工具都不会用,所以只能多动脑子多思考。
其实是他没好意思明说,实际上很多人做事根本不是缺少工具,而是不动脑子,或者说他们没有掌握最根本的工具——思维。
很多人提到思维导图,看别人用得风生水起,可为什么自己用了完全没效果?
思维导图是个好工具,可再好的工具也只有被人正确使用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却误以为工具可以自己使用自己,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个被深深误解的工具。
有些人懒于思考总是想找代替思考的捷径,所以见到思维导图就不假思索的把他当做了逻辑分类神器。
希望他能够一劳永逸的替自己完成逻辑分类,如果你对思维导图是这个预期的话,那思维导图对你恐怕不会有半点作用。
这就像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法一样,竖式能够代替你的计算吗?
显然不能,如果你不会背九九乘法表,就算会用竖式也还是算不出来结果不是吗?
所以,竖式代替不了计算,他的作用是帮助你记录计算的中间过程,他其实是一个记录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
但是你可别小看这个记录工具,有了他你的计算能力会截然不同。
没受过训练的人心算两位数乘法都困难,为什么困难呢?
因为你先要计算被乘数与乘数个位数之间的乘积,然后再计算被乘数与乘数十位数之间的乘积。
而计算后面一个乘积的时候,前面计算的与个位数之间的乘积却忘了。
但是有了竖式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用它把乘积记录在纸上,最后相加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为什么你连两个简单的乘积都记不住呢?
原因在于人脑的结构,逻辑运算对于人脑而言是非常复杂的运算,他需要占用大脑的大部分带宽。
具体的表现就是人通常只能一心一意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单线程的没有并发,很难做到一心二用。
因此当你全神贯注地计算一个乘积时自然就会遗忘之前计算的结果了。
思维导图的作用其实跟竖式类似,它只是记录中间过程的工具,你是无法依赖它替你进行逻辑推导的。
那么思维导图具体记录的是什么呢?
是概念分类,这是逻辑的最底层,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对一个概念不断进行下钻,也就是不断的问概念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
而思维导图记录的就是这个问题在不同下钻深度时的答案,有了思维导图你就不用分神在脑子里记录这些答案。
因为很多情况下当你下钻几层甚至十几层后,中间的过程答案已经成百上千了。
你甚至可能连有几层结构都已经记不清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难以继续下钻的。
而思维导图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有了思维导图你就不会“健忘”。
因为忘记了回头去看思维导图就好了,并且在分析结束之后你还可以拿着思维导图做一遍整体检查。
看看概念的分类有没有遗漏,有没有重叠,是否均衡。
这种用途就决定了思维导图只适合给你自己用,而不适合去让别人看你的分析结果,当然更不适合你去看别人的结果。
看了别人的思维导图结果你可能反而会迷惑,为什么他要这么分类?
为什么他要用这几个维度?
为什么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因为分类并没有唯一答案,甚至没有最优解,只要满足不遗漏、不重叠、均衡三个基本要求就是好的分类。
而你现在反而去纠结为什么跟他不一样,岂不是又掉进了陷阱里?
本文链接:http://www.xiangbuer.com/xiangmusiweikuozhan/8667.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