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的关键是身份认同
在我父母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似的贫困中,能够有点家底的人寥寥无几。听长辈们说,很早以前,村里有一项政策,只要你去信用社贷款,承包蘑菇种植,贷款是无息的。这个政策在村里传了好一阵子,引起了众多议论,但最终很少有人前来尝试。
大家都担心还不上债务,因此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只有村里的一个叫做强子的年轻人,认真对待了这个机会,多次前往信用社提交各种资料,最终获得了贷款的批准。
强子并不是村里的富二代,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早逝,母亲独力将他养大,他为了弟弟能够上学,甚至辍学去做零工来填补家用。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家里务农或者到镇上的工厂打工,很少有人愿意外出谋生。但强子不甘心,他相信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走出去,去更广阔的地方寻找机会。他跟随大车师傅去各地,见识了更大的世界。
贷款批下来了,蘑菇也种植好了,但村里的人没有多少人看好强子的决定。因为在那个时代,种蘑菇去城里卖根本没有多大出路,与其这样,还不如多种点地,养几只猪,偶尔遇到价格下跌也不至于赔太多。
然而,强子并没有走传统的路。他请教了大车师傅,将自己种的蘑菇带到城里尝试销售。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但最终他被赶出了市场,被告知他需要证明自己的产品。强子并没有气馁,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支干瘪的香烟,递给管理员,笑着请教如何办理证明。尽管他的请求被拒绝,但他没有放弃。
强子找到了一家城市,摆起了地摊,边卖边走,小心翼翼地规避红袖章。他甚至住在桥洞底下,每天早晨醒来就吃一口馒头,为了争取更好的摆摊位置,他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开始抢地盘。虽然艰辛,但强子坚信通过努力,他终将能从贫困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不久后,通过与另一位小贩老刘的合作,强子成功地将自己的蘑菇销售出去,并建立了稳定的订单。他逐渐摆脱了贫困,盖起了一个二层小楼。村里的人都称赞强子妈妈,认为她真是个有福气。
虽然强子是虚构的,但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他代表了想要从贫困中脱颖而出,追求富有的众多人。无论是在三十年前还是在三十年后,这种追求的信念依然存在。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富有,实际上取决于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即使一个人身处贫困,若他内心深信自己注定要成为老板,要成为富人,他会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断地努力改变现状。
我们的父辈中,许多人因为害怕走出舒适区,最终在村里安定下来,而有些人则敢于冒险,最终的结局截然不同。
我曾询问过一些长辈,为什么他们当年不敢离开村子去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他们回答说,家里有猪,如果离开了怎么办?然而,他们忽略了其他人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这些人在贫困的情况下,勇敢地扒着车去城市,虽然他们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也不确定前方是生还是死。
为什么有些人敢于义无反顾地追求梦想呢?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失去。而有些人难以翻身,往往是因为他们舍不得放下那几头猪。
年轻人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要走出舒适区,去闯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你可以从一个平凡的强子变成一个成功的强总。
时光荏苒,不要让那些微不足道的财富束缚住你。外面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改变命运要趁早,因为一旦错过机会,你就不相信自己有改变命运的能力了。
本文链接:https://www.xiangbuer.com/xiangmusiweikuozhan/5665.html 转载需授权!